幼犬: 給新主人的建議
狗瘟
犬心絲蟲
腸炎疾病
炎性腸炎
黃疸
杜蟲
寵物捐血需知

狗狗來到的第一個星期,應該多些主動與狗狗玩耍。跟蹤主人和跳躍是對幼犬非常重要的玩耍行爲,是牠們肌肉正常發育的必要行為。

如果有足夠的玩具提供給牠們,牠們會較少對家中成員進行以上行為。這些玩具最好是重量較輕和容易移動的物件,包括紙團和膠波。但注意玩具不能太小,以防幼犬誤吞。

如果它們的行爲威脅到人或其它財產,適當的懲罰可能是有必要的,但不要過於嚴厲。用大聲拍掌、搖動易拉罐或吹哨子的響聲就足以阻止它們的“不良行爲”。但我們更加推薦的是某些遙控式的懲罰方式,即係一些與實施懲罰者完全無關聯的道具來制止他們的行爲。例如用噴罐噴,向著“肇事者”的方向投擲東西嚇(但不是打)它一跳,或是發出很大的噪聲來嚇唬它。遙控式懲罰的好處是幼犬不會將懲罰同你聯係起來。

有許多疾病對狗來講係致命的。幸運的是我們用有效的防疫針就可以預防多數這類疾病的發生。爲了達到效果,防疫注射往往需要一系列的程序。完整的防疫注射應該從幼犬六至十二周齡時開始,至少要包括犬瘟,肝炎病毒和細小病毒。在一些疫症的高發地區,獸醫可能會建議在它十六周大時追加一支強化疫苗。當然完整的防疫注射也應該包括氣管支氣管炎的疫苗,這種病通常被稱爲“狗房咳”,
通常患病的狗從未接近過狗房。這種疫苗包括副流感病毒和博戴拉菌兩种成分,可在注射其它疫苗時一起用,有滴鼻和注射兩种劑型可供選擇。

當幼犬吃奶的時候,可以從其母乳中或地暫時性的免疫力。這種免疫力是以一種叫做抗體的方式存在的。在初生的24至48小時内,幼犬的小腸可以允許吸收很多的這類抗體進入血流中。之後透過吃奶所得到的抗體就不多了。這種免疫力在幼犬生命的最初幾個星期是有益的,但到某一階段,這種免疫力就會消失而幼犬需要重新建立自身的長效自我保護機制,疫苗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當母源抗體還存在時,疫苗就無法發揮刺激幼犬免疫系統的功效,這是因爲母源抗體干擾和中和了疫苗的作用。
有許多的因素決定了幼犬幾時對防疫注射有反應。這些因素包括母犬的免疫水平、幼犬吸收了多少母源抗體,以及幼犬接受過幾次防疫注射。正因爲我們不知道每只幼犬体内的母源抗體幾時會消失,所以要給予它們一系列的防疫注射。我們希望至少其中兩次注射係在母源抗體消失后和幼犬接觸病毒前的空隙。只打一支防疫針一般不足以刺激它們的身體產生幼犬階段及其重要的足夠的長效免疫力。
現代的疫苗可以克服母源抗體,對幼犬產生保護力,同時不會因爲母源抗體的存在而致病。

腸道寄生蟲在幼犬體内是常見的,幼犬可能在出生前或出生后由母乳感染。用顯微鏡檢查糞便通常會幫我們斷定幼犬是否有腸道寄生蟲。現代的杜蟲藥是非常安全有效的,建議從幼犬兩周齡開始,每兩個星期重復一次。因爲通常杜蟲葯只殺成蟲,重復給葯是非常重要的。再過三至四個星期,幼蟲又發育成成蟲需要用藥了。
蛔蟲有很小但很明顯的機會會傳染給易感的兒童,所以應該養成習慣為你的狗終生定期杜蟲。今日,用不同製劑結合可以根除蛔蟲同縧蟲,以及其他一些寄生蟲,他們的有藥丸、藥水或可與食物混合的製劑。
我們建議所有的成年狗每年至少杜蟲兩次,如果它們有機會接觸小孩子,應該再杜多幾次。
縧蟲係狗最常見的腸道内寄生蟲。當幼犬吞食了跳蚤時就會受到感染;縧蟲的卵寄生于跳蚤體内。當幼犬被跳蚤叮咬時它會去咬或舔皮膚,就有可能吞下跳蚤。跳蚤會在幼犬的小腸系統被消化;縧蟲就從卵中孵化出來,然後定居在腸道中。所以,暴露在有跳蚤的環境中可能會感染新的縧蟲病;而這個感染的過程可以在短短兩個星期裏完成。
受縧蟲感染狗會在糞便中排出縧蟲的生殖節片。這些生殖節片是白色,看上去像一粒米。它們的長度大約3釐米(1/8英寸),有時可見它們在糞便表面爬行。它們也會黏在尾巴下面的毛髮上,這時它們會變乾,縮小成原來的一半大小,而且變成金黃色。
縧蟲的節片不是每天或每一次排便都排出的。可能需要連續觀察幾次才能發現它們。我們可能在鏡檢糞便時見不到,但第二天又可能見到。一旦你們發現,請隨時告知我們,獸醫會提供適當的敺蟲葯去消滅它們。

食物的選擇在狗狗一生的成長階段尤其重要,在為幼犬選購狗糧的時候,應該遵循兩個重要的準則。
今日就為大家講解狗狗飲食的首要條件:食物應該為幼犬提供足夠的營養。

首先餵幼犬食乾糧、濕糧或者半乾半濕糧 都是可以的﹐而每種糧食都各自有它們的優缺點。

乾糧絕對是經濟之選。它們可以放在食盆裏而不用擔心會乾掉。優質品牌的乾糧的營養與其他種類的狗糧完全一樣。罐頭糧含有70%至80%的含水量,與含水量只有10%的乾糧比較,吃乾糧的小狗會比較多喝水。

半濕糧和罐頭糧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這兩款食糧都比乾糧貴得多。然而,無論商品食糧或是自家糧食,如果含有大量質地軟的食物,即使所含營養全面,也未必能滿足狗狗身體成長的需要,有機會引起偏食性的牙周病。如果您同時餵幼犬食主人吃的食物,就一定要保證牠每餐至少進食90%的高品質商品狗糧。

為幼犬選購食糧時的第二個重要準則:根據食物的物理性質(質地、黏性),選擇可以幫助控制牙石的產生及保持口腔健康的食物。

如果您的幼犬基本上只進食軟的食物,就需要用其他方法去幫助移除牙垢。建議的方法包括:

 

  1. 添加一些有筋肉相連的生骨頭給狗磨牙
  2. 用適當大小、形狀及質地的大塊狗餅乾代替部分的狗糧來鼓勵牠們咀嚼
  3. 添加大塊含有纖維的生的蔬菜來進一步鼓勵牠們咀嚼
  4. 提供生牛皮類的咀嚼玩具
  5. 再加上家中的牙齒護理,如每日用毛巾或牙刷為牠們擦牙齒及牙肉

 

*以上建議摘自:犬及貓的食物同牙周病。(Diet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in dogs and cats. A.D.J. Watson, Australian Veterinary Journal. 1995 Volume 71,p.p.313-318)

其實幼犬在4至12周大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過群體生活。在這段時間,幼犬非常容易對周圍社交經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這階段,牠們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請好好讓牠們與大人、小孩子、貓及其他狗隻等愉快地相處。

不過如果缺乏這種經歷或者相處過程中有感到不愉快,牠們就可能變得對這些事物都沒有安全感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我們鼓勵主人在這段時間盡量多讓牠們接觸不同類型的事物。

不是所有用於治療成年犬隻的杜蚤產品都適合在幼犬身上使用,建議主人們向您的獸醫請教防蚤產品的用法。目前有多種較新的產品適用於非常幼小的動物,而效果亦很理想。

預防及杜除跳蚤對於幼犬與成年犬都同樣重要。與此同時,我們亦要防止生活環境中孳生跳蚤。

幼犬的趾甲又尖又利,你可以用美甲用的磨甲棒或木工幼砂紙來磨鈍磨短;也可以用貓犬專用的趾甲剪或趾甲鉗修剪,但如果剪得太多,可能會傷及趾甲根部的甲床,引起出血和痛楚。

如果幼犬的趾甲透明或是淺色,主人應可見到甲床呈一條漸細的粉紅色綫;如果趾甲是黑色的,辨別上就很困難,此時應該每次只剪1毫米,直到幼犬開始討厭你再剪,這時你就知道應該已經非常接近甲床了。為幼犬剪趾甲時,可準備一支剃鬚用的止血筆,它可以在不引起痛楚和不適的情況下有效地為幼犬止血。

其實為母犬進行卵巢切除(絕育)手術是有好處的。母犬的發情期會有兩至三個星期的陰道出血,如果牠飼養在室内,可能會令主人相當頭痛。期間牠還會吸引附近的雄性犬隻,引起各種問題。母犬每六個月左右便會進入一次發情期。可惜有時候,無論您怎樣努力避免,牠都有可能會懷孕。切除母犬的子宮和卵巢後,母犬便不會再進入發情期,也可避免意外懷孕。

有證據顯示,未絕育的母犬明顯有較大機會患上乳腺癌及子宮感染。在牠還沒進入發情期前進行絕育,可有效避免這些問題。如果您不打算為您的母犬配種,我們強烈建議在母犬第一次發情期之前或期間為牠絕育,但必須等到母犬發育成熟時,才能為牠絕育。

為公犬絕育是有很多好處的。在母犬發情期間,公犬會受到吸引,甚至攀過或跳過圍欄去找牠。此時的公犬攻擊性會增強,而且更容易與其他犬隻(尤其是公犬)打架。而隨著公犬年齡增長,前列腺會頻繁的增大,引起排尿和排便困難。絕育手術可以大大減少以至完全解決上述問題。

公犬六個月大後便可隨時進行絕育手術。所有工作犬、導盲犬,助聽犬或其他輔助殘障人士的犬隻,不論母犬或公犬,都需要接受絕育手術。

如果要為母犬配種,必須等牠來一次或兩次經期後。這可以使牠們完全達到體成熟,而在生理上成爲更好一個更好的母親。我們不建議為五歲以上的母犬再配種,除非從第一、二次經期後牠一直有配。因爲五歲以上首次懷孕的母犬,在懷孕期或生産期出現問題的風險會增加。當牠生完最後一窩,就應考慮為牠絕育,以預防子宮感染和其他產科的問題。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人,應該從開始飼養幼犬的第一天,就開始好好訓練自己的狗狗。

幼犬從牠們開眼開始,就會不斷地學習。負責任的繁殖者會在幼犬六至八周大、被主人帶回家之前,便已著手開始訓練。要記住訓練不需要有什麽正規的程序,但應該在你與狗狗一起時隨時進行。

只要遵循簡單的準則,基本的幼犬訓練並不困難:

  1. 任務要簡單而且要一步步進行
  2. 要用聲音同單字而非句子發出指令
  3. 訓練狗狗遵從命令時,避免分心和進行競爭性的活動。假設你在花園訓練幼犬戴上頸圈及狗帶散步,若旁邊有其他人在打球,便會讓幼犬分心。
  4. 要給予牠們熱情的稱讚,可以放心用食物作爲獎勵
  5. 不要計較牠們的失敗,當然更不要懲罰幼犬
  6. 每個家庭成員的訓練方法要保持一致

狗狗的訓練和社交是相輔相成的,一隻社交能力很好的狗狗也通常是訓練有素的,反之亦然。

因此要培養幼犬的社交能力。主人應該在幼犬完成預防接種程序後,儘快讓其他家人或陌生人觸摸牠們,然後介紹給其他狗狗(最好是其他的幼犬)。

現時大多數的訓練中心或獸醫診所都有提供幼犬培訓課程,除了訓練狗狗外,也可保證牠們有足夠的社交活動。其他的訓練方式包括一對一的方法,最好的話能安排一位訓練員訓練狗狗及主人,或者是將狗狗送去其他地方訓練。當然後者會比主人與狗狗都參與的訓練少了樂趣,也可能沒有那麽成功。這種方法通常只會用於有情緒問題、需要進行行爲治療的動物。

狗瘟是一種傳染性高、高度致命的病毒性疾病。狗瘟透過患病動物的飛沫(例如咳嗽) 來傳播。年紀小的動物(尤其是群居的動物) 最常感染這種疾病,而它的死亡率可高達50%。

狗瘟病毒最初會入侵鼻、喉嚨和肺部,然後蔓延至腸胃,接下來會到達神經和腦部。這些受感染的器官都有可能受影響,引起咳嗽、打噴嚏、嘔吐、腹瀉、情緒低落、癲癇和眼鼻分泌物增加。就算狗隻已康復一段日子,狗瘟引起的腦部創傷仍有機會導致癲癇、癱瘓、肌肉顫震和肢體不協調。

由於狗瘟是病毒,並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狗瘟侵略免疫系统的細胞導致其他嚴重細菌感染的出現,有機會威脅生命和嚴重减弱犬隻對抗病毒的免疫力,預防這問題可使用一個闊覆蓋及高效的抗生素程。另外,注射狗瘟活性免疫球蛋白能幫助狗隻身體和減少病毒。由於狗瘟影響多個器官,可幫助狗隻進食、暢順呼吸和清除在氣道的分泌物之對症療法是必須的,這對症療法令狗隻更舒適和幫助減少病毒。您應鼓勵犬隻進食或如需要時便強行餵飼牠們,並應時常以溫水清潔牠們鼻子和眼睛的分泌物。

狗瘟死亡率約50%,而動物的年齡、體質和治療都會影響牠的生存率。病情嚴重的個案需要入院治療及接受静脈點滴治療。

您的狗狗能否生存視乎牠的免疫系统對病毒的反應。 如果狗狗免疫力較弱,有機會在感染後2-4個星期死亡;如牠的免疫力較強,病毒會在1-2個星期内被消滅。

狗隻情況好轉之後,仍有10-20%的機會於受感染後3個月內出現神經病徵。有些狗隻受感染後沒有出現狗瘟病徵,但依然會出現神經病徵。神經病徵包括對外來接觸有異常大的反應、肢體不協調、情緒低落、癲癇,甚至可能暫時或永久性失明。

  1. 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疫苗。請讓狗狗盡早接受疫苗注射(狗狗六星期大已可接受注射),並確保狗隻完成整個療程內的3劑疫苗注射。疫苗注射應由註冊獸醫進行,並在針咭紀綠疫苗的批次和注射日期。
  2. 避免您的狗狗與其他幼犬近距離接觸。年幼的小狗很容易受感染,即使已注射疫苗亦不能百分百保證免受感染。如果您的小狗感染了狗瘟,便應該接受隔離,以免傳染給其他狗隻。
  3. 幫助小狗增強免疫力:餵適當種類及份量的食物給小狗、環境不可太涷或太熱,並隨時為小狗提供可飲用的清水。
  4. 注意您的小狗的來源。假如牠來源的環境有其他動物出現眼鼻有異常分泌物或咳嗽等病徵,那個地方便可能存在狗瘟病毒。

如懷疑狗隻染上狗瘟,請盡快向獸醫求診。及早治療可令小狗盡快康復,並避免出現早期肺炎或脫水等嚴重問題。

犬心蟲是一種在世界各地非常嚴重及足以殺死狗隻的疾病。牠是由一種蟲叫"DirofilariaImmitis"所引致的。犬心蟲寄居於受感染狗隻的心臟及心臟旁邊的大血管內。雌性蟲大約是2.3~5.5厘米長及5毫米闊。雄性蟲的體形比雌性蟲小一半。一隻狗可以有一條至300條成年犬心蟲。

成年犬心蟲主要寄居在受感染狗隻的心臟及大動脈內。偶爾也會寄居於狗隻身體的其它部位內。牠們有五年的壽命,期間,雌蟲會產下過百萬條絲狀幼蟲。這些小蟲主要寄居在細小的血管內。幼蟲不可以在狗隻內完成生活周期,牠們需要靠蚊來完成生活周期。因此,這些幼蟲在狗隻內是不可能長大的。
有30種蚊子能傳染犬心蟲給狗隻。雌蚊在叮咬感染犬心蟲病的狗隻時,即會吸入幼蟲。小蟲會在蚊內成長10~30日,然後會移到蚊的口部。到這時,幼蟲就稱為傳染性幼蟲,因為如果牠們進入狗隻內,就可以成長為成蟲。蚊子會在狗隻毛皮最簿處咬牠。不過,即使長有長毛的狗隻也同樣會受蚊叮咬而患上犬心蟲。當成形後,這些傳染性幼蟲會進入血管內,游移至心臟內或心臟附近血管內生長,2~3個月後完全成熟並開始繁殖,直至完成生命周期。

這疾病不是經由狗隻直接傳染。作為中介主的蚊子擔當傳播者。受感染多年後,狗隻才會顯示受感染的病徵。因此,多數狗隻到4~8歲大才被診斷出來。小過一歲的狗隻先會診斷到有犬心蟲,因為傳染的小蟲需要在狗內生活達7個月,才可以長大。

成熟的犬心蟲:
成熟的犬心蟲能阻塞心臟及心臟的主要血管而導致疾病。牠們干擾心瓣的活動。當牠們阻塞心臟的主要血管時,流到其它器官的血量就會減小,特別是使肺,肝及腎臟等器官,不能正常運作。患有犬心蟲的特徵視乎有幾多條蟲在狗隻內,蟲的位置,蟲在體內生活的時間及成蟲對心臟,肺,肝及腎的損害程度。

最常見的特徵是低沉,乾及不斷的咳嗽,氣喘,軟弱,緊張,倦怠及失去精力。這些特徵在運動後最為明顯。有時候,狗隻在運動後可能會暈倒。

如用聽診器來聽胸部,就會聽到不正常的肺及心臟聲。在一些嚴重個案下,可能會出現充血性心臟衰竭以及腹部和腳部會因過多液體積聚而腫脹。受感染狗隻也可能體重下降,狀態差及貧血。

嚴重受感染的狗隻可能會在做運動及興奮時突然死亡。

絲狀幼蟲:
絲狀幼蟲多數寄居在小血管內,但也可能在身體各部位內循環。因為幼蟲的闊度與小血管差不多一樣,牠們可以堵塞小血管。因此,身體細胞可能會缺少由血液提供的營養物及氧氣。這樣會對肺,肝及腎有壞影響。不過,一般來說對狗隻身體的影響都是很小。

在多數個案,獸醫會對患病狗隻做一些血液測試。有時可能需要做進一步的測試,去決定狗隻是否能接受治療。視乎個案而定,我們會建議先做好以下部份或全部測試;才開始做治療。

這是一個血液測試,也是一個最常用的測試,因為它能偵察到成蟲產生的抗原(蛋白質類)。有10~50%時候,沒有絲狀幼蟲的狗隻也可在這測試內有陽性反應。狗隻如果只有少過5條成長蟲,可能製做不出抗原,以致呈現錯誤的陰性反應。因此一些患有輕微或早期犬心蟲的狗隻可能在這血液測試內驗不到有蟲在體內。因為只有雌蟲才會產生抗原,所以如果狗隻只有雄性蟲在體內,血液測試亦會呈現假陰性。因此,狗隻體內最低限度要有5條雌蟲,才能使血液測試呈陽性反應。

用顯微鏡來檢驗血液內有否幼蟲。病情的嚴重性視乎絲狀幼蟲的數目。可是,在夏季及晚上,絲狀幼蟲的數目往往比平常為多,這種變化直得考慮。有10~50%的狗隻在這測試下會驗不出有蟲,即使牠們確實有小蟲在體內。這是因為在這階段狗隻身體產生的後天免疫系統或許己把幼蟲殺死及分解。有一些寄居在狗隻血液內的絲狀微形蟲和犬心蟲非常相似,因此在顯微鏡下這兩種生物是很難分別出的。

全血計數,肝及腎功能的血液測試,可間接地測試到犬心蟲有否存在。這種測試可驗出患有犬心蟲的狗隻在治療前身體器官狀況。

用X-光來照患有犬心蟲狗隻的心臟,會發現心臟脹大,連接心肺的大動脈還會有腫脹的情況。這是患有犬心蟲的最初病徵。X-光也可以頭示心臟,肺部及血管的情況。這些資料可幫助我們預計治療時會引起併發症的機會率。

超音波心臟動態圖能讓我們看到心室及看到犬心蟲。雖然費用較昂貴,但如果其它測試也無效,這是唯一可診斷出犬心蟲的方法。

治療犬心蟲對狗隻是有一定的危險性。即使死亡率極低。用來治療這疾病的藥物含有砒霜(砷)。砒霜的份量是應該僅能殺死犬心蟲,而同時不危害到狗隻的生命。值得注意是,肝及腎有問題的狗隻可能不能夠成功地分解及清除砒霜。即使是這樣,用這方法卻可治療好95%的狗隻。
有些狗隻會患上嚴重的犬心蟲疾病。在牠們體內的犬心蟲已寄居了一斷長時間,故此對心臟,肺,血管,腎及肝已做成嚴重的損害。在這些小數例子下,用藥物來治愈受損害的器官會比用藥物來殺死犬心蟲更為安全。這樣病重的狗隻通常不能活多過數星期或數月。

在兩日期間注射一種能殺死犬心蟲的藥物。這種藥物能在30日內殺死在心臟內及在心臟旁邊的血管內的犬心蟲成蟲。

有些蟲會在數日內死亡及開始腐爛。其牠會在一個月內死亡。當牠們分解時,牠們會隨血管流到肺部。更會流入小血管,然後重新被身體吸收。這是一段危險期,故此,在治療後一個月內,狗隻一定要保持安靜及不能做運動。注射藥物後首個星期更是關鍵時刻,因為蟲正在死亡。染有嚴重犬心蟲的狗隻在治療後7~8星期內會有咳嗽。
在初次治療後,如狗隻對藥物有不良反應,就必須迅速治療。不過這情況很少會發生。如狗隻失去胃口,氣喘,嚴重咳嗽,咳嗽帶血,發熱及/或有情緒低落,我們就必需用藥物來治療。抗生素,困籠休息,支援性治療,例如作靜脈輸液,往往對狗隻有好處。

用藥物來殺死成蟲的一個月後,狗隻會接受另一個治療去殺死絲狀。

狗隻腸炎傳染病是一種比較新的疾病在1978年首次發現。皆因那疾病的嚴重性及在狗隻群中的快速散播能力,公眾對狗腸炎病毒有極大的關注。狗隻腸炎病毒成因非常相似貓的腸炎,而那兩種疾病是近似完全相同的。因此,有人相信狗病毒是由貓病毒的遺傳基因改變而成。可是,那推測還未定確實。

引至狗腸炎疾病的是一種病毒。那病毒主要的來源是受感染狗隻的糞便。而受感染狗隻的糞便內有極高份量的病毒微粒。當脆弱的動物隻吞食病毒時,就會受到感染。而那病毒會進入腸臟及侵入腸臟牆壁而引致發炎。與其它病毒不同,狗腸炎病毒在環境內是很穩定的。而它對熱力,清潔劑及酒精都很有抵抗力。即使在三個月後的室溫環境下,狗腸炎也曾被發現活躍在狗糞便內。
正因為狗腸炎的穩定性,病毒是很容易由受感染狗隻的毛及腳部及帶病毒的鞋,衣服及其它物件而傳播的。故此病毒傳播並不需要狗與狗之間有直接接觸。受感染的狗隻如出現有關病徵,就通常會在7-10日內(由感染病毒的第一日計起)惡化。

患有狗腸炎疾病的狗隻所顯現的病徵是各有差異的,但通常會包括嚴重嘔吐及腹瀉。而糞便有時會帶血。同時,受感染的狗隻通常會出現胃口下降,情緒低落,及發熱。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很多受感染狗隻未必出現所有的病徵,但是嘔吐及腹瀉是很常見的。而嘔吐通常是最早出現的病徵。狗腸炎可以影響所有歲數的狗隻,但是最影響少過一歲的狗隻。少過五個月大的小狗通常是最受狗腸炎影響及是最難醫治的。由於其他疾病亦能引起嘔吐和腹瀉,故此,對獸醫來說診斷狗腸炎是具有挑戰性的。如要確實狗隻是受到狗腸炎的感染,必需要証實糞便內有病毒,或發現血清內全有對抗狗腸炎的抗體。有時狗隻會患有狗腸炎但驗不出有病毒在糞便內。幸好,這是不常見的。初步我們可以透過測量病狗血液裏白血球數目減少而診斷出來。如需要更深入的確實,就要拿取糞便或血液到獸醫化驗所做其它測試。即使白血球存在數目沒有減少,也不能代表狗隻是沒有患上狗腸炎。因為有些患有狗腸炎的狗隻的白血球數目並不會減小。

與其它病毒一樣,沒有藥物能即時為患病的狗隻殺死病毒。雖然病毒本身不會直接引致狗隻死亡,但會損毀狗隻腸道內的表層組織,令狗隻嚴重缺水,電解質,鈉和鉀不平衡與及血液受病菌感染。當原本存於腸臟的病菌感染至血液內時,狗隻就大多數會死亡。治療的第一步是醫治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這需要輸入存有電解質的液體於靜脈內。抗生素及抗炎症性的藥物要用來防止敗血病。止痙攣的藥物要用來醫治嘔吐及腹瀉。

如能用有效藥物及早於嚴重敗血病及脫水的出現而作出治療,大部份受感染狗腸炎的狗隻都能痊愈。可是有不明的原因,有些種類的狗隻,特別是洛威拿犬(Rottweiler),相比於其它種類的狗隻時,有極高的死亡率。
狗腸炎可以預防嗎?
保護你的狗隻預防狗腸炎感染的最好方法是正確地接受注射疫苗。小狗在6~10星期大時會接受疫苗注射。然後在12至14星期大時作第二次注射,再在16至18星期大時注射輔助疫苗。在有些情況下,獸醫會每兩星期為狗隻注射疫苗及在狗隻18至20星期大時增加注射。當小狗的最初疫苗注射完成後,所有狗隻都必需要每年一次注射疫苗。對於一些常在公眾場所出現的狗隻,如在狗展及在養狗場等地方,每6個月注射疫苗一次會更有保護性。母狗更需要在交配前及生育前注射疫苗以確保抗体能轉移到小狗身體內。正確的疫苗注射時間表應由你的獸醫決定。
有沒有方法能殺死在環境裏的病毒?
由於狗腸炎在環境內很穩定,我們必需正確地消毒受染污的地方。那就需要用5公升水加入250毫升氯氣漂白溶液。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氯氣漂白溶液或 glutaraldehyde based 消毒劑。因為很多其它殺病毒的消毒劑都不能殺死狗腸炎。
狗腸炎會否對我的身體有害嗎?會否對我的貓有害嗎?
到現時為止,沒有証據指狗腸炎是可以傅染給人或貓的。

保護你的狗隻預防狗腸炎感染的最好方法是正確地接受注射疫苗。小狗在6~10星期大時會接受疫苗注射。然後在12至14星期大時作第二次注射,再在16至18星期大時注射輔助疫苗。在有些情況下,獸醫會每兩星期為狗隻注射疫苗及在狗隻18至20星期大時增加注射。當小狗的最初疫苗注射完成後,所有狗隻都必需要每年一次注射疫苗。對於一些常在公眾場所出現的狗隻,如在狗展及在養狗場等地方,每6個月注射疫苗一次會更有保護性。母狗更需要在交配前及生育前注射疫苗以確保抗体能轉移到小狗身體內。正確的疫苗注射時間表應由你的獸醫決定。

由於狗腸炎在環境內很穩定,我們必需正確地消毒受染污的地方。那就需要用5公升水加入250毫升氯氣漂白溶液。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氯氣漂白溶液或 glutaraldehyde based 消毒劑。因為很多其它殺病毒的消毒劑都不能殺死狗腸炎。

到現時為止,沒有証據指狗腸炎是可以傅染給人或貓的。

炎性腸炎(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是一種慢性腸道疾病。有時候,胃部亦可能受影響。大部份狗隻會出現多次或慢性嘔吐及/或腹瀉。於嘔吐及腹瀉期間,狗隻可能會體重減輕,但其他方面亦呈現正常。普遍來說,大部份狗隻胃口亦正常(或增加)及看似正常。

炎性腸炎的成因尚未完全被理解。事實上,炎性腸炎可能有數個成因。無論成因為何,結果是腸壁被炎性細胞侵略,從而引發了敏感的反應,影響狗隻消化及吸收營養能力。對於某些狗隻,食物成份可以是引致疾病的原因;而細菌性蛋白質可能是其中一個病因。不過,大多數病因亦未明。

首先要進行抽血化驗以檢查是否由於胰臟荷爾蒙失調所引致,例如:消化系統是否正常以及所消化的食物能否被吸收等。而視乎結果和那一部分受影響,狗隻或需要進食特別的糧食;包括低敏感食物、低殘渣食物及高纖維食物等。再者,如果血液測試中發現細菌過多情況,便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最後,更可能需要作進一步測試,利用內窺鏡或腹腔鏡抽取腸狀組織作化驗。

當確定了炎性腸炎疾病,狗隻會接受一種低敏感、低殘渣及高纖維食物,為期至少八星期或以上。這可以測試出改變飲食習慣對改善疾病有否幫助;雖然食物因素並不是最常見的病因,但一旦發現合適的食物,治療方法便更簡單。如果改變飲食習慣對病況並無改善,便需要接受藥物治療。由於狗隻對藥物的反應不同,可能需要接受多種藥物治療。

一旦確定了適當的藥物或飲食習慣,便需要為持至老,但藥物的需求會慢慢減少。偶爾,狗隻可能會於某段時期停止服用藥物。雖然有些狗隻需要每數月改變一次療法,但大部份都可以維持好幾年。不幸的是,有些狗隻最後可能會出現抗藥性的情況。更有某些炎性腸炎最終會演變成腸癌。這情況於人類是很普遍的,但近年來,同樣情況亦出現於狗隻身上。

這是指在血液及組織內發現有黃色素。黃色素最常出現在牙肉內,眼白內及耳朵內。不過如果這些部位是深色的,黃色素便不易被察覺。

有三種情況能導致黃疸:
肝病。任何導致肝臟細胞壞死或膽汁堵塞在肝臟內都能導致黃疸。
膽管被阻塞。膽管從膽囊接駁至小腸 輸送一種重要的消化液-膽汁。膽囊或任何一處的膽管都有機會出現阻塞。
紅血球壞死。紅血球壞死的過程叫溶血。這情況能發生在血管內,脾臟或肝臟內。

以上列舉的都可以是導致黃疸病的原因。獸醫要進行一連串測試才能判斷導致黃疸病的主因。基本的測試能幫助獸醫將問題歸類 然後再作進一步測試來找出真正導致黃疸病的疾病。

因為紅血球壞死必會發生在黃疸之前,故此計算血液內紅血球的總數目,便是一個簡單及怏捷的測試,這有助判辨狗隻有否溶血。擠擁細胞體積是一個令紅血球與血清分隔的離心機測試,而擠擁細胞是以百分比計算。

有毒性的植物,化學品或藥物,在紅血球內的寄生蟲,犬心蟲,自我免疫疾病及癌症都可以導致溶血。獸醫需要進行多種測試才能斷定是那一種原因。

獸醫會為患病狗隻進行生化測試。做法是拿取一些血液樣本來做20~30項測試。有些測試是特別針對為肝病的。主要的測試包括丙氨酸轉胺(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天門冬胺酸轉胺(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鹼性磷酸(Alkaline Phosphatase)(ALP), 及在血液內不同種類的膽紅素比例。

雖然以上每一種測試都不同,但最終它們都只是診斷狗隻是否患上肝病。不過,它們不能診斷到患病的原因。如果要診斷出患病的原因,就需要做肝臟切片檢查法。以下是四種做法。

1. 幼針抽吸法 做法是把幼針透過皮膚載玻片插入肝臟。然後用一個針筒抽取一些肝臟的細胞。抽取的細胞會放在載玻片上染色,然後在顯微鏡下研究。這是最快及最小侵略性的測試,但是卻有限制。因為這測試只能抽取小量細胞,所以抽取的細胞可能只代表肝臟的一小部份。我們更不能看到細胞彼此的正常關係。有些疾病能透過這測試診斷出來,有些就不能。

2. 針切片檢查法 這做法與以上的測試很相近。不過這個測試所用的針會比較大。這種針能抽取多一些組織,而不只是少部份細胞。而這些組織會放入褔馬林液(防腐劑)然後交給病理學家去研究。這個做法需要短暫麻醉狗隻。如果做法是正確及有運氣的話,獸醫可以得出很有用的樣本。不過因為獸醫不能看到肝臟的位置,他可能找不到正確的肝臟部位來做切片檢查法。因此,他可能抽取不到不正常的肝臟組織。

3. 手術性的楔狀切片檢查法 狗隻會被麻醉,然後接受開腹手術。這個做法能讓獸醫看清楚需要接受切片檢查法的正確位置。獸醫會用解剖刀移走一小部份的肝臟。這個做法能取得有用的肝臟樣本,但危險性比較大,因為需要狗隻被麻醉及接受手術。這個做法的費用也比較昂貴。

4. 超音波導向切片檢查法 這是用超音波找出肝臟的患處然後用針做切片檢查法。這個做法比手術切片檢查法更為安全但比較昂貴及通常需要狗隻接受短暫麻醉。

最常導致肝病的原因包括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有毒植物,化學物或藥物,癌症,自動免疫疾病及一些特別品種的遺存性肝病。

膽管遭阻塞的狗隻通常都有黃疸。患病狗隻的皮膚,包括鞏膜及齒齦,通常都是黃色。不過,狗隻需要接受膽囊及膽管的檢驗,以斷定牠的膽管有否阻塞。
超音波測試是最準確及侵略性低的檢驗膽囊及膽管的方法。這個做法是用超聲波來檢驗肝臟,膽囊及膽管。如沒有這種測試,獸醫便會替肝部照X光。有時病狗甚至需要接受探究性手術來診斷膽管有否阻塞。

最常見導致膽管阻塞的原固包括胰臟炎,外傷,癌症,膽石,及膽汁過濃。

黃疸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病徵。固此,沒有治療黃疸的方法。當疾病痊癒時,黃疸亦會消失。
要治療黃疸就必需要診斷出病源。通常當病狗接受完檢查,便可以開始治療。

絛蟲及蛔蟲是兩種最常見的貓隻寄生蟲。絛蟲身體扁平並由多節組成,而蛔蟲的身體則比較短而圓。蛔蟲會由貓隻糞便中排出蟲卵,而絛蟲將身體的最後一節(包括蟲卵)經貓隻糞便中排出。這些肢節像米乾但卻可以活動,有時可於貓隻肛門附近或糞便處發現蟲卵。

貓隻有蛔蟲是十分普遍的事,尤其是於年幼貓隻。最常見的是Toxocara Cati 及 Toxascaris Leonina。他們的蟲卵會經由糞便排出,隨後可能會被其他貓隻吞入而引致傳染。而且,蟲卵可以被其他動物(例如老鼠)吞入,如果貓隻捕捉或吞食動物時亦可引致感染。至於 Toxocara Cati種類的蛔蟲,幼貓可以經由母乳感染。於受感染初期,蛔蟲的成蟲會逗留於貓隻身體某些組織內;當貓隻生產時,成蟲會走到貓隻乳腺中,並經母乳游出。這個過程對於母貓並無影響,但其幼貓於年幼時受感染的機會就相當大。蛔蟲的感染是十分普遍的,最安全的想法是假設所有貓隻亦已被感染。

影響貓隻的絛蟲有很多種,但最常見的是Dipylidium Caninum及Taenia Taeniaformis。Dipylidium的蟲卵會於糞便排出,然後再被跳蚤所吞入。當貓隻於舐淨身體時便會將跳蚤吞入並引致感染。由於貓隻有跳蚤是相當普遍,所以感染絛蟲亦算很平常的事。順理成章地,我們可以假設所有有跳蚤的貓隻亦已感染了絛蟲。相反地,Taenia Taeniaformis的蟲卵會被鼠類吞入,當貓隻捕捉或吞食老鼠時便會引致感染。這種絛蟲的感染比較少見,但亦可以假設大部份喜歡捕食的貓隻亦會感染上絛蟲。

人類可能會感染上Toxocara Cati及Dipylidium Caninum的寄生蟲,但其他兩種則屬罕見,因為後者要經由吞入跳蚤而受感染。Toxocara Cati需要特別的關注,尤其是小孩子,由於吞下的蟲卵可以寄宿於身體,引致身體損傷。雖然從狗隻身體上感染蛔蟲比貓隻身上感染為容易,但亦會偶爾發生。 由於對人類及貓隻有潛在性的危險,替貓隻定期杜蟲是有必要的。而且,小心清除糞便亦很重要,最理想便是每星期利用溫水為便盤消毒。

市面上有很多用品以替貓隻杜蟲,但並不是每一種都有效。至於最適合您貓隻的杜蟲用品,請與您的獸醫商量。

大部份年幼貓隻都可以染上蛔蟲,所以及早為您的貓隻定期杜蟲是非常重要的。至於絛蟲則比較常見於成年貓隻身上;雖然於這個時期感染機會比較低,但仍需要定期杜蟲。

貓隻的杜蟲計劃應該依照以下方法進行:

1.四至六星期的幼貓。每兩星期用一次有效的杜蛔蟲藥物,例如: pyrantel。

2.六星期以上的貓隻。每兩至六個月利用有效的藥物杜蟲(所有蛔蟲及絛蟲)。

真正治療的次數要視乎個別貓隻接觸絛蟲的機會而定(例如有否跳蚤及有否捕獵等)。

例如車禍造成急性失血,貧血或失血加上血液循環系統衰竭,慢性血液寄生蟲,手術過度失血,血小板不足或血凝血機能障礙,低蛋白病等。

因為當你的寵物需要輸血的時候而不知道血型的話,把不相配的血液輸入,可能會出現急性溶血免疫反應,有生命危險。

貓的血型有3種,A、B、AB型,狗的血型基本上分為8種︰DEA1.1 , 1.2 , 3, 4,5,6,7 和8。 全適輸血型是指這種血型的血液可以輸給其他血型的動物也不會有不良反應。狗的全適輸血型是DEA1.1陰性,而貓則沒有全適輸血型。

捐血者的基本條件:

• 年齡2-8歲

• 沒有懷孕

• 狗的體重要有50磅以上;貓的體重要有10磅以上

• 性格溫馴,血液健康

• 沒有患上內分泌病,間接免疫病(immune-mediated disease),神經官能障礙(neurological dysfunction),流行的傳染病和心臟病等

• 沒有體外,體內寄生蟲和心絲蟲

貓的捐血量每次是60毫升(11-13毫升/每公斤),每隔3-4星期可捐血一次。
狗的捐血量每次是大約400毫升 (16-18毫升/每公斤),每隔2個月可捐血一次。